国之重器丨三峡工程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峡工程建设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进行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三峡工程建设,而三峡工程建设又成为改革开放的实验场和推动力。中央摒弃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自建自营”和“工程指挥部”模式,创新了领导组织形式,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实施”两分离的体制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了三峡工程建设稳步进行。
主要是两个层面:一是中央层面,1993年1月,成立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是三峡工程最高决策机构。历任主任依次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张高丽。截至2014年,国务院三峡建委共召开了全体会议18次,对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二是企业层面,先后成立“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和“中国电网建设总公司”,分别为三峡枢纽工程和输变电工程的项目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照市场化原则组织建设和经营。两个企业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等新机制。这两个层面概括起来就是“政府宏观决策,企业市场化运作”,理顺了政府、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这些工程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开创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先河。
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前人未遇到的诸多难题,尤其是技术方面,这就决定了三峡工程只能走创新之路。三峡工程坚持国内研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的方针,攻克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级难题,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纪录,大江截流、船闸高边坡稳定、混凝土冷却和快速浇筑、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世界最大垂直升船机等技术的突破,创造了世界水利水电建设的奇迹。以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为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巨型机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实现了70万千瓦巨型机组等重大机电装备国产化目标。实践证明,三峡工程枢纽,以及32台70万千瓦机组运行安全可靠,工程建设和制造安装全面优良。
随着三峡电站工程的成功,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和大容量水电机组,以及成套机电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我国企业自主设计制造的8台80万千瓦机组已在向家坝电站投产, 18台80万千瓦机组在溪洛渡电站投产;正在建设的乌东德水电站将安装12台85万千瓦机组,白鹤滩水电站将安装16台100万千瓦机组。截至2014年,全球前十大水电站,我国有5座;全球已建、在建的127台7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中,我国拥有86台。 这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制造业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移民问题不仅涉及三峡工程能否顺利进行,而且,更涉及移民的生计和社会稳定,把他们安置好,“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党、国家和移民群众的共同目标。
移民搬迁安置任务为世界工程移民史上所罕见:一是移民数量大。自1993年至2009年的17年间,三峡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移民干部和群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胜利完成了130多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其中19.6万农村移民出县外迁安置。二是移民工程多。三峡水库淹没陆域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湖北省、重庆市共20个区县,村集镇城密集,工矿企业众多。因此,三峡移民搬迁完成的实物工程量是巨大而惊人的,共迁建118座城(集)镇,搬迁工矿企业1632家,复建各类房屋5054万多平方米。还建设了大量公路、桥梁、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
——实施开发性移民方针。三峡工程移民工作动手较早,早在正式开工之前就进行了开发性移民试点,长达8年。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专门为三峡移民颁布并适时修订了《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提出了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并明确了“统一领导、分省(直辖市)负责、以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实行移民任务与移民资金包干政策,使移民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全国对口支援库区移民。由于移民任务艰巨,国家还组织全国19个省区市、10个大中城市、中央40多个单位,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实行“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方针,有力推动了移民工作顺利开展,收到了很好效果。
——调整移民和企业职工搬迁政策。为应对新的情况,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国家适时调整了农村移民安置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移民外迁安置;调整了受淹工矿企业迁建政策,鼓励和引导资不抵债、污染环境的中小企业依法破产关闭,相关企业职工也得到妥善安置。
——加强对移民资金的监管。建立了移民资金稽查、审计、监督网,以及移民工程质量检查、监理等监督体系,及时纠正移民工作中的不合规做法,保障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总的看,移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达到或超过安置地平均水平;库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库区总体和谐稳定,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库区。
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百万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不等不靠,积极搬迁,凸显了爱国主义精神。广大移民干部克服重重困难,舍己为公,任劳任怨,忘我工作,为三峡工程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国各族人民、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有关省市自治区,大力支援三峡移民和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单说防洪一项,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估算,2008年至2012年5年间,由于三峡工程汛期调峰,避免了中下游洪涝灾害,防止了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减少了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历史上出现过的荆江两岸一片汪洋、水淹武汉三镇、难民流离失所、生态环境惨遭破坏的惨状,一去不复返了。
国家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遵循自然规律,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建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工程。
——加强组织领导。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的第二年1995年8月,国务院三峡建委就成立了“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协调小组”,负责协调与三峡工程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省市、参建单位、业主单位等参加,收到了好的效果。
——积极推进“两个防治”。开工伊始,就遵循“生态环保与三峡工程同步建设”的原则,加强水污染防治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制定法律法规。在三峡工程建设期的17年里, 从中央到湖北省、重庆市,以及三峡总公司,制订了很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技术标准,依法依规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对不利影响,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使其降低到了最小程度。
——建设监测系统。为适时掌握三峡建坝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时空变化,1996年,建立了“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这是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的监测研究机构,适时汇总情报,为决策提供依据,并每年定期向国内外发布监测公报。
总的看,三峡工程2003年蓄水、发电以来,建立了环境保护体系,制定了配套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落实了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及措施。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水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三峡工程成为治理、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
三峡工程的建成运行,标志着长江治理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转变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但为我国,而且也为世界开发、治理江河提供了全面的 、科学的宝贵经验。随着长江上游已建、在建水电工程不断纳入梯度调度范围,“洪水”变“资源”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将会越来越大,建设三峡工程的作用和意义将会进一步展现出来。它的效益是多方面的:
——防洪减灾确保荆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是防洪。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是中华民族心腹大患。三峡工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能扼住上游洪水的咽喉,正常蓄水位175米后,相应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原来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2003年蓄水以来到2015年,三峡水库累计拦洪38次,总蓄洪量1121亿立方米,荆江两岸安然无恙,确保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安全,突现了防洪减灾效益。
——发电惠及10多个省市。 三峡电站装机总容量2250万千瓦,单机70万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从2003年6月开始发电到2017年3月,累计发电量就达10000亿千瓦时,惠及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等10个省、直辖市,促进了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
——使“黄金水道”变为现实。三峡工程极大地提高了长江中上游通航能力,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有力地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川江航道得到根本改善,实现了全线夜航,“绞滩”、“纤夫”已成为历史,具备了万吨级船队和5000吨级单船航道条件。由于枯水期给中下游补水,增加了水深,并整治河道,也改善了武汉至宜昌的航运条件。船闸自2003年通航以来,年货运量最高已突破一亿吨,货运能力比蓄水前提高近5倍。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
——建成我国最大淡水资源库。三峡水库已成为我国最大战略淡水资源库,可保障长江流域供水安全,改善中下游枯水季水质,有利于南水北调等方面的水资源配置。在枯水期,三峡工程建成前,中下游枯水期平均流量3000—3500立方米每秒,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缺水大中城市60多座、县城150多座。工程建成后,枯水期下泄平均流量为6000立方米每秒,使长江中下游水量、水质明显改善。
——促进中下游生态环境优化。三峡工程节能减排效益十分可观,按照三峡电站设计年平均发电量882亿千瓦时折算,相当于每年少燃烧标煤352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8793万吨、二氧化硫264万吨、氮氧化合物132万吨,以及大量废水、废渣、飘尘等。同时,由于航道条件改善,船舶耗油大幅度下降,吨公里平均油耗下降70%左右,相对减少了废气。当遇到中下游河段干旱灾害、重大水污染事件、重大海损事件(船舶搁浅、沉船等),鱼类自然繁殖、上海遭遇咸潮等紧急情况时,还可进行应急调水。
在讲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之时,我们绝不能忽视三峡工程推动我国科技水平提升产生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但超出了长江流域,而且超出了水电工程。一是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和冷却施工技术,已经推广到奥运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土木工程、固井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中。二是深水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已经推广到交通、市政、矿山、环保工程等多个领域,比如江苏润扬大桥、深圳地铁、马来西亚地铁等国内外基础设施工程。三是TGPMS管理系统已应用于大型工程建设,如奥运工程水立方、京沪高铁、北京大兴新机场、宝钢集团等工程项目。四是水电技术走出国门,不仅使我们在世界水电市场抢占了先机,在上的作用更是无法估量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2年上半年,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三峡水库及时消落到位,为汛期防洪做好准备;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显著发挥。上半年,三峡水库总来水量达1772.8亿立方米,较初步设计多年均值偏多36.1%,较建库以来均值偏多31.6%。在长江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以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大力支持下,三峡
6月15日,中国水利学会组织召开《三峡工程在长江大保护中的战略作用研究》项目启动会。会议由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鲁胜力主持,项目负责人、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汤鑫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副院长王建华、水资源所副所长赵勇、水资源所主任胡鹏、博士闫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组织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2月14日在北京发布,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基因剪刀”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应用、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防疫治理等入选。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开发和利用长江的水能资源,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三峡水闸、开发长江水力发电工程的构想:“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而达四川之低地……分级坝堰,改善航道,壅流发电”。在当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不具备实施这种世界级难度的大工程的条件,孙中山先生描绘的美好蓝图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三峡工程规模宏大,其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技术问题超出了当时的规范标准。参建各方团结协作,攻克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难题,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
10月31日8时,三峡水库坝前水位达到175米,标志着三峡工程转入正常运行期后首次实现175米蓄水目标,为今冬明春的电力保供、航运、供水、生态等提供了有力保障,将在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1年1-3季度,三峡工程运行情况良好,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充分发挥,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
10月9日0时,三峡水库库水位突破170米,待蓄水量46.3亿立方米,标志着三峡水库2021年蓄水进入最后5米冲刺阶段。
9月25日上午8时,随着船只缓缓驶入船厢,三峡升船机首次计划性停航检修完成,按时恢复通航。
“8月20号8时,三峡枢纽工程迎来75000立方米每秒的建库以来最大洪峰。我们提前两天就精准预报了这一结果。”8月26日,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梯调中心主任助理鲍正风自豪地对记者说。气象水文预测预报部门,被誉为防汛工作的“预警机”、水雨情的“千里眼”、水库调度的“参谋部”,是开展好枢纽防汛、电力生
8月20日18时起,三峡枢纽工程入库流量开始缓慢减小,标志着自2003年建库以来最大洪峰——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洪峰顺利通过三峡。75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从8月20日8时持续至18时,时间长达10个小时。受8月15至17日连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涪江等多条支流出现历史排位性洪峰流量,17日20
8月23日8时,三峡枢纽工程入库流量降至35000立方米每秒,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平稳通过三峡枢纽工程。本轮洪水期间,三峡枢纽工程共拦蓄洪水76.6亿立方米,成功抵御了75000立方米每秒的建库以来最大洪峰,减轻了长江中下游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8月15至17日连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上游支流
据湖北广电·长江云客户端8月20日报道,记者从现场发回消息:今天早上8点,2020第五号洪峰抵达三峡枢纽,入库流量达到75000立方米每秒。目前,三峡枢纽开启11孔泄洪,下泄流量达49200立方每秒。(来源:湖北广电·长江云客户端)早前消息截至8月19日晚上8点,三峡大坝上游来水73800立方米每秒。晚上7点
8月15日8时,三峡枢纽工程入库流量为62000立方米每秒,长江2020年第4号洪水洪峰抵达三峡。按照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令要求,三峡枢纽下泄流量为41500立方米每秒,三峡拦洪削峰率达33.1%。本次洪峰62000立方米每秒是今年入汛以来三峡枢纽迎来的最大洪峰,也是三峡建库以来历次洪峰排名第三。此前,按照长
7月29日14时,三峡枢纽入库流量退至34000立方米每秒,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已安然通过三峡大坝。本轮洪水期间,三峡枢纽工程有效拦蓄长江上游洪水超35亿立方米,相当于近30个武汉东湖的水量。7月26日14时,受长江上游流域强降雨影响,三峡入库流量再次达到50000立方米每秒,迎来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27
7月26日14时,受长江上游流域嘉陵江、岷沱江、乌江、涪江和三峡区间等区域强降雨影响,三峡入库流量达50000立方米每秒,迎来长江2020年第3号洪水,洪峰流量于27日14时达到60000立方米每秒。自7月18日起,在保障长江中下游干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三峡枢纽工程按照长江委要求,连续9次调整下泄流量。25日
7月21日8时,三峡枢纽工程入库流量退至30000立方米每秒,“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洪峰已安然通过三峡枢纽工程。本轮洪水中,三峡枢纽工程共拦蓄107亿立方米水量,最大削峰率高达46.7%。受长江上游流域多区域暴雨洪水叠加影响,“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于7月17日10时抵达三峡枢纽工程,18日8时洪峰达610
为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压力,按照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调度令要求,三峡水库下泄流量从7月6日起连踩5次“刹车”,从35000立方米每秒,降至19000立方米每秒,减幅达16000立方米每秒。长江干流4座梯级电站调减出力,削减出库流量,全力支持长江中下游抗洪。截至7月13日8时,梯级水库累计拦洪50.6亿立
“建议国家抓紧决策,尽快批准‘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立项。”期间,重庆代表团10名代表联名提交《关于尽早决策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缓解长江航运瓶颈的建议》,呼吁国家抓紧决策,尽早启动实施,打通长江水运“肠梗阻”。这是重庆代表团第7年关注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长江
9月2日,三峡集团2022年光伏组件及逆变器集中采购(丽江牦牛坪及上牦牛坪复合光伏项目)中标结果公示。标段1光伏组件设备集中采购:中标企业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中标价格41242.63974万元;标段2逆变器设备集中采购:中标企业株洲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标价格1928.0250万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利润总额305亿元,净利润256亿元,总资产12523亿,所有者权益5793亿,详情如下:
8月29日,受三峡集团主要领导委托,三峡能源董事长、王武斌在京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万超岐一行座谈,就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万超岐对三峡集团长期以来给予赤峰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三峡集团定点帮扶巴
8月28日,三峡集团首个制氢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三峡集团在氢能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由三峡能源牵头投资建设。项目包括光伏电站及制氢厂两部分,其中光伏电站总装机规模为400兆瓦,年平均发电量为
8月25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雷鸣山在沪与上海市委、虹口区委郭芳座谈,双方就共同贯彻落实“双碳”战略,深化在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座谈后,双方共同见证“央地合作碳讨未来”三峡上海院、上海联交所、虹口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雷鸣山对虹口区委、区政
大别山下,江淮之间,荆楚、吴越、中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织,南来北往,东西交汇,四通八达。曾经的千年古城六安,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然而伴随着城市发展,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管网混接错接严重,缺乏有效的运营维护,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导致城区多条内河变成黑臭水体。2019年,六安市政府联手三峡集团
昨天,我们在《数说能源五大发电集团最新官方装机数据出炉》一文中为大家梳理了五大发电集团近三年装机量变化情况。一些读者朋友在后台留言,希望看到三峡集团的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三峡集团在中国发电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第一,它并不属于传统的五大发电集团;第二,它在体量上又远
8月23日,三峡集团在四川省最大集中式光伏项目——甘孜道孚亚日500MW光伏项目成功取得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备案。据悉,道孚亚日光伏项目场址位于甘孜州道孚县亚日村,项目规划装机容量500MW,是三峡集团在建海拔4000米以上最上集中式光伏项目。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9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
8月27日上午,由三峡集团牵头建设的10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山西省忻州市举行。(来源:微信公众号“忻闻大汇”)据忻州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袁文斌介绍,10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由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建设,总投资60亿元,总占地474亩,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
8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与中国华能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华能集团将在新能源外送基地建设、风光氢储和综合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与内蒙古开展更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三峡集团将在内蒙古大力推进新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加快推动三峡集团陆上新能源总部落户内蒙古,助力内蒙古风光
8月24日,三峡能源在京召开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二届一次董事会和二届一次监事会,顺利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换届的议案》《关于公司第一届监事会换届的议案》等8项议案,公司新一届董事候选人王武斌、张龙、蔡庸忠、赵增海、张
- 标签:中国水电logo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国之重器丨三峡工程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标志
三峡工程建设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间进行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三峡工程建设,而三峡工程建设又成为改革开放…
- 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
- 新能源加盟(新能源车充电站加盟)
- 新能源汽车板块(新能源汽车板块分析)
- 新能源汽车板块(新能源汽车板块最新消息)
- 新能源科技(新能源科技公司有哪些)
- 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电站)
- 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新能源换电试点城市)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云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新能源行业(新能源行业有哪些生意可以做)
- 新能源行业(新能源行业公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