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水电

电改新思维|增量配电市场 配电价格体系定价模型框架设计研究

篇首语

中发〔2015〕9号文件明确要求:输配电价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分电压等级核定。因此,配电成本性态分析是配电价格定价的根基。只有根据配电经营管理的权属要求,合理归集配电成本构成,搞清楚哪些成本属于固定成本,哪些成本属于变动成本,相关成本有哪些要素源头参数等,才能厘清并构建科学合理的配电价格定价模型及其关联的变动调整机制。从而建立起监管有序、结算清晰、互动高效的配电价格体系。

(北极星售电网 作者:大秦电网首席信息官王显龙)

按成本性态简要分析配电网运营的成本构成

根据《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之规定: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业主,可以只拥有投资收益权,配电网运营权可委托电网企业或符合条件的售电公司,自主签订委托协议。上述政策说明,配电价格体系必须满足配电网投资收益权与运营权分离的政策要求,以便支撑配电网运营过程中的营收结算。投资收益权也就是配电网资产的投资收益,应归属于固定成本,其它如人员工资、管理成本、销售成本、备品备件、线损等非配电网资产应该归属于变动成本,政策方面要求很清晰。另外,在变动成本中,线损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线损之外的其它成本均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

综上所述,按成本性态分析的配电网运营成本构成是:配电网资产是固定成本,非配电网资产均属于变动成本。在变动成本中,线损为技术性变动成本,其它成本均属于酌量性变动成本。配电网运营的准许成本构成如下图一:

图一:按成本性态分类的配电网运营准许成本构成图

按成本性态简要分析配电网运营的定价要素

配电网运营配送的是电能量,用销售电量去除“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就是配电价格。因此,销售电量、准许成本、合理收益是定价要素的根基。下面我们按成本性态来逐一进行简要分析,得出各成本构成的准许成本要素源头。

固定成本(配电资产):其准许成本就是配电资产的折算成本。

酌量性变动成本:其准许成本就是配电网运营管理的折算成本。

技术性变动成本(线损):其准许成本是由线损率、销售电量和上网电价等三个要素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计算公式如下:

线损成本 = (销售电量/(1 – 线损率))* 线损率 * 上网电价。

另外,单位时间内的销售电量与电网设计最大负荷和单位时间内电网最大负荷小时数(或平均负荷率)相关联。为了更好的契合实际业务管理,销售电量可拆解为电网设计最大负荷和平均负荷率(或小时数)。

综上所述,按成本性态分析,配电价格定价要素有配电网资产成本及合理收益,配电网运营管理成本及合理收益,电网设计最大负荷,平均负荷率,线损率,上网电价等八大要素。这八大要素应按分电压等级进行分解,以便后续计算出分电压等级的配电价格。

按成本性态构建的配电价格定价模型框架

根据配电网运营的成本性态构成可知,某电压等级配电价格应等于该电压等级电网资产折算单价、运营管理折算单价及线损折算单价的总和。对应到上节的八大定价要素可得出按成本性态构成的配电价格定价模型框架如下:

1、某电压等级配电价格 = 该电压等级电网资产折算单价 + 运营管理折算单价 + 线损折算单价。

2、某电压等级电网资产折算单价 = 该电压等级单位时间(电网资产成本+合理收益)/该电压等级(电网设计最大负荷 * 该单位时间内最大小时数 * 该单位时间内平均负荷率)。

3、某电压等级运营管理折算单价,按照各电压等级电网资产占比进行分割计算。可先按照该电压等级电网资产成本占全部电压等级电网资产成本的占比,将运营管理总成本和总合理收益按电压等级分解;然后依照上述电网资产折算单价的计算公式,将电网资产成本换成运营管理成本,即可计算出该电压等级运营管理折算单价。

4、某电压等级线损折算单价 = 上网电价 * 该电压等级线损率 /(1 – 该电压等级线损率)。

特别说明:以上模型只是定价计算的整体模型框架思路,相关要素参数的计算、取值,应严格遵照相关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细则等进行精细化处理。

相关要素参数计算简要说明

在配电价格定价的八大要素中,配电网资产成本及合理收益,配电网运营管理成本及合理收益等四大要素,可参照《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中相关参数计算取值,但是,应按电压等级和成本性态构成进行归集。电网设计最大负荷要素参数取值,可在电网规划和设计建设的相关核准文件上获得。上网电价取当期相关管理单位核定公布的上网基准电价。平均负荷率和线损率,建议采用“目标导向”激励机制,本着有利于激发配电网运营者主动性和内在动力,有利于配电网安全稳定健康运行,有利于电力能源高效利用,核定并设置平均负荷率和线损率的考核目标值,并以此值参与配电价格计算。

上述配电价格体系模型框架设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一是考虑了要素参数的可精细计算及其数据来源的权威性,例如:如分电压等级的电网设计最大负荷。二是考虑了要素参数在电力全价值链上的上下游相关性,例如:相关联的上网电价与线损成本。三是考虑了要素参数与实际配电业务工作的契合性与可操作性,例如:负荷率和线损率与配电实际业务管理工作达成了无缝对接和目标一致。四是考虑了部分关键要素参数的目标导向激励机制,例如:负荷率和线损率参数的目标化考核取值核定方法建议。五是考虑了投资收益权与运营权分离的经营核算精细化管理,为市场主体灵活参与配电网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奠定了价格核算基础。

电改非易事,且行且思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以此与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的探路者们共勉。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共同探讨。

写在最后

目标导向理论研究的是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人们要实现目标,要有两种行为存在于这种过程之中,一种是目标导向行为,一种是目标行为。目标导向行为就是,行为不是直接去完成目标,而是引导行为去完成目标。因此,目标导向行为越短越好,因为越是接近目标,需要强度就越大;如果长了,会减弱对目标的渴求实现的强度,容易产生消极作用。---源自于百度百科。

(注:以上为投稿,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与北极星售电网无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