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火电

就业如何保?收入怎样涨?十问《政府工作报告》: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大会结束后,国新办举行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邀请报告起草者对报告进行解读。为什么今年提出6%的经济增长目标,为什么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设在3%,低于去年预期目标?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党组成员孙国君都在会上深度揭秘。在提及保市场主体的的举措时,孙国君这样回应:“政府实施的政策围绕着市场主体来进行,所有政策的制定实施,主要的着力点就是帮助抗风险能力弱的市场主体渡过难关。”

为啥重提6%的经济增长目标?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介绍,报告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去年的工作和成绩作了简要回顾。第二部分简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内容,概括了“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第三部分,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对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作出全面部署和安排。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6%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表示,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GDP增速的量化目标,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确定因素很大,去年经济增长2.3%非常不容易,明显好于预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提出把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综合考虑到很多方面的因素。

一是经济恢复的情况。从去年二季度开始经济就在逐步恢复,包括到三、四季度,状况不断转好,预计今年的经济总体上能够保持平稳运行。二是考虑基数的因素。比如,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由于基数的原因,预计同比上升会比较多,从GDP数据表观上看,全年可能会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季度之间的环比可能会相对平稳。三是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确定今年GDP预期目标时,不仅要考虑今年的情况,也要统筹考虑明后年,尽可能做到预期目标在年度之间不忽高忽低,能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运行。

为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设定3%左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是3%左右,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

那么我们的收入要增长到什么程度,才能追赶得上3%的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对此,孙国君表示,居民消费价格直接关系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基本民生。保持CPI总体平稳,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重要标志。去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5%,明显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从今年情况看,综合考虑价格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预期目标设定为3%左右,比去年预期目标有所下调,说明政府有信心把CPI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孙国君提出,在CPI中,食品价格占比很高。近年来,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产品供应有保障。加上生猪产能基本恢复,有利于物价保持稳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前提还是要实现相对比较充分的就业,努力让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同时,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下一步疫情防控怎么做?

郭玮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作了安排和部署,强调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中,第一是要优化常态化防控措施,重点在科学精准上下功夫。尽量地减少疫情防控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对风险较大的人员和场所要加强检测,努力做到主动发现。

第二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好能力、物资的储备,确保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划定管控单元,开展核酸检测、流调溯源、医疗救治等。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出现“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

第三是要有序推进疫苗研制和免费接种。目前,已有四个疫苗附条件上市,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疫苗研发攻关的力度,做好疫苗的生产调度、全链条监管、规范接种工作,保证疫苗的质量和接种安全。同时,还要加强对病毒变异的监测与研究,加快特效药物和治疗办法的研究,提高救治能力。

市场主体如何保?

对于去年保市场主体的举措,孙国君表示,去年面对历史罕见的冲击,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政策要有效对冲疫情冲击,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在“六稳”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任务,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对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粮食能源安全、保基层运转,也要从宏观上保住。目标是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守住底线,稳住就业和经济基本盘。去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就是“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中国有3000多万中小微企业,9000万个体工商户,4.4亿的城镇就业人员,2.9亿的农民工,相当程度是靠他们来支撑的。”据介绍,政府实施的政策围绕着市场主体来进行,所有政策的制定实施,主要的着力点就是帮助抗风险能力弱的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包括减税降费的规模超过2.6万亿,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也包括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超过7万亿,还有金融系统让利,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贷款的大幅增长。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保住了市场主体也意味着保住了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从实际效果来看,去年的就业指标、经济增长指标都好于预期,以合理的代价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未来如何化解金融风险?

三年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已经结束,未来化解金融风险还有哪些安排?孙国君表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这在世界各国都一样。经过集中攻坚,一批重大风险隐患得到有效处置,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金融风险趋于收敛、总体可控,金融秩序明显好转,金融运行更加稳健。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金融领域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要坚持底线思维,毫不松懈地防控各类金融风险。

据介绍,在防范各类金融风险方面,一是完善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具体说就是压实金融机构及其股东、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的责任。

二是着力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强化公司治理。

三是完善债券市场法制,稳妥处置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四是继续化解存量风险,提高预见预判能力,防范增量风险,严密防控外部输入性风险,健全风险处置长效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如何实现科技自主?

“十四五”规划首次专章讲科技,强调科技自主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那么,在实现科技自主方面具体会有哪些举措?

对此,郭玮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怎么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用好现有的国家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科技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二是加强基础研究。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基础研究是一个慢变量,要创造条件让科学家把冷板凳坐热。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有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完善对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三是要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企业研发投入可以2倍计入成本,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得到更大优惠。激励企业去增加科研投入。同时,今后也还将不断加强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让科技发展更多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今年宏观政策怎么调整?

今年的宏观政策将怎么调整?孙国君表示,去年的宏观政策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来制定和实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宏观政策作出了具体部署,目标就是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

他介绍,《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两个明显增加,第一个是中央本级的支出安排是负增长,而中央财政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8%,明显高于去年的增速。第二个是今年将2.8万亿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这个直达机制是中央财政资金直接下达到市县基层,意味着财力更快到达基层,这是对基层落实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孙国君指出,今年报告里面,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方面有很多实的举措,比如在减税方面,继续执行一些制度性减税政策,对去年出台的阶段性减税政策做一些优化调整,有些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同时又出台一些新的针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针对鼓励创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也包括把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起征点从月收入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也包括对中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所得税。在减轻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方面,比如要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坚决整治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还有中小企业宽带费用要再降10%等。

如何实现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目标?

去年我国新增就业人数1186万人,大幅超过了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既定的目标。今年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这个目标如何确定?

对此,郭玮表示,去年受新冠疫情等多方面严重冲击,就业形势特别严峻。在一季度经济同比下降6.8%,《政府工作报告》将去年的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定在900万人以上,在当时情况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党中央、国务院把稳就业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大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工作力度,实际上保市场主体也是为了保就业。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也都围绕稳就业想了很多办法,出台了不少政策。随着经济恢复和政策落地见效,就业逐步恢复,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报告确定的预期目标,这非常不容易。

郭玮说,今年的就业压力依然很大,需要在城镇就业新成长劳动力1500万人左右,其中高校毕业生900多万人。《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把稳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明确提出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聚力增效。此外,《政府工作报告》从就业需求和经济恢复趋势考虑,把就业预期目标恢复到1100万,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现在经济还处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条件依然复杂严峻,各种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多。在这样一种条件下,这个目标是不低的,要完成这样的目标任务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金融市场开放如何推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那么金融市场开放、资本项目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是否仍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孙国君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国际化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近年来,中国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积极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目前直接投资项下已实现较高水平开放,跨境证券投资渠道不断拓展,跨境融资限制大幅放宽。人民币跨境使用比重持续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数据,目前人民币已是全球第五大官方储备货币。

他表示,下一步,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人民币使用相关政策,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动金融市场高质量双向开放,促进跨境资金双向有序流动。促进本外币、离岸在岸市场良性协调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回应社会关切?

《政府工作报告》是年度政府施政的纲领性文件,在起草中是如何回应社会关切、听取和采纳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孙国君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要求,在《政府工作报告》起草过程中,高度重视、充分了解社会关切和各方面意见。《报告》起草过程是一个集众智、汇众力的过程,也是一个谋划具体政策措施的过程。

据介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包括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专家企业家座谈会,教科文卫体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还有很多场经济形势分析的座谈会等,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起草组仅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里就梳理出48条具体意见。

此外,广泛征求各地区各部门意见。报告稿经过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并修改后,按程序印发各地区、中央党政军群部门、部分企业等单位,大范围征求意见和建议,梳理出上千条意见。

据悉,在利用媒体平台征求意见方面。中国政府网联合21家网络媒体平台,第七次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该活动共设置了22个话题分类,累计收到建言近百万条。中国政府网经过梳理以后,把1200多条有代表性的建议转交给起草组。

据悉,起草组在报告起草过程中,对一些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也会组织调研了解各方面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