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西这么多“二电厂”?
煤炭大省
众所周知,山西几乎是一个 坐在煤田上的省份,全省陆地总面积15.7万平方千米,竟然有足足 40%都是煤田,中学地理课本上不无赞叹地写道“山西省几乎是县县有煤矿”。 全省已探明储量占全国25%左右, 稳居第一。而且我省煤种齐全,且具有“三低两高一强”的特点,即低硫、低灰、低磷,高发量、高挥发分,粘结性强。
山西省主要的煤田有六个: 大同煤田、宁武煤田、河东煤炭、西山煤田、沁水煤田和霍西煤田。基本上矿井深度都在300米以内,开采快,投资省。以至于大同地区著名的数来宝作品《大同大不同》里说到:“ 挖(出)个窟窿儿就能看见煤”,虽有些夸张色彩,但足见开采之容易。
山西省常年向国家建设事业提供大量的优质煤炭资源,以全国无人不知的大秦线为例,年运煤能力高达4.45亿吨(2013年),总量和效率均稳居世界第一, 按我国一般货运铁路标准,一次性装车的话,列车长度可绕地球近两圈(78525千米)!!!
凭借如此强势的煤炭生产能力,山西省当之无愧坐上了 全国煤炭产量和产值的头把交椅。甚至于不少外地人对山西的印象就是“不是煤老板就是煤矿工人,反正都爱吃醋”。
各式各样的二电厂
翻开各种统计山西省西电东送工程的统计材料,不难发现,许多山西发电厂榜上有名,诸如大同二电厂、神头二电厂、太原二电厂、阳泉二电厂、娘子关电厂等等,这里有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二电厂”承担西电东送这样的大任务,按照普通的想象,一般“一电厂”才应该是某地区最大最好的发电厂。
其实这里面有一些历史原因,各地为本地供电的发电厂当然是“一电厂”,后来考虑到坑口发电的成本优势,又接连在各产煤区附近建设了许多电厂,向相对缺乏电力的京津冀地区供电,才导致了大量的“二电厂”地诞生。例如,大同二电厂长期向北京供电,保障了帝都的供电安全。说不定你现在屋子里的电灯就是大同二电厂点亮的呢!
“煤好山西”
--从“没好”迈向“美好”的艰巨任务
煤炭之于山西,如同石油之于沙特,是拉动全省经济指标的最主要动力,从计划经济时代到改革开放(改革春风吹满地,吹满地······)再到新世纪,山西的煤炭产业总是全省的经济支柱产业,支撑着全省经济的发展,确保了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如2017年 山西省百强企业中, 前七名中竟然全是煤企,太钢、太原铁路局等都不得不屈居其下。
特别是在“ 四万亿”运动之后,全国 基建事业狂飙猛进,山西的煤炭企业一度成为全省经济的大梁,甚至于把一个省都完完全全绑在了煤炭经济的战车上。然而,2013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做出“去产能”的部署,首当其冲受到冲击的大头有两个:一个是河北的钢铁产业,一个就是山西的煤炭产业。 山西省长期一煤独大的后果开始显现。
我们拿“煤都”大同举例,同煤集团是长期是全球五百强企业。煤炭产业兴盛的时期,如 80年代,全国10%的煤炭需求等着大同去喂饱, 大同的财政收入甚至追平了重庆,比起中部的洛阳和东部的无锡也是不落下风,而今天活跃的青岛、威海等等在当时则完全不够看,也因此,国务院1984年将大同等13个城市列为“较大的市”。
时过境迁,2017年同煤集团营业收入1700亿元人民币以上(2016年前则是2000亿元以上),而同期大同市GDP仅为1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和南方一个县差不多,早已沦为四线城市。尽管煤炭行业不甚景气,但是大同市的工业却主要靠同煤集团拉动,离了煤炭根本活不了。
好在,包括大同在内的山西省各县市早已开始谋求煤炭产业内外的变局,不论是在第二产业上想尽办法横向拓宽煤炭产业的经营面:鼓励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企业实现联营;纵向延展煤炭产业链:增加煤炭精加工产品的产出和污染的治理,还是第三产业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提高城市知名度。还是以大同为例,全国知名的造城市长——耿彦波,在其主政大同的数年内,又是招商引资,又是古城新建,确实有力的改善了大同的市容市貌和开发了文旅资源,使得大同逐步走向恢复旧日辉煌的大道。
山西,正在奋力把“煤好”由“没好”变为“美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来源 上园晋好
- 标签:哔哩哔哩下载电脑版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将于6月16日上午召开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将于6月16日上午召开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6日电 据中国载人…
- 四川昨日新增“1+3”,均为境外输入
- 美“得州大停电”或重演?高温提前+4倍检修,当地电网面临双重“烤”验
- 美国最新研究: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已在美国本土传播
- 美“得州大停电”或重演?高温提前+4倍检修,当地电网面临双重“烤”验
- 外媒:宜家法国分公司因侵犯员工隐私被罚100万欧元
- 专业枯燥的医学知识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 “儿童友好幸福场景”来了!
- 定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6月27日正式投运
- 家长们的无奈:要下载关注的APP、公众号为何那么多
- 四川6月11日新增“1+3”,均为境外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