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光·故事】中国首座核电站建立始末
时光回四十几年前,玉兰竞发的长安街,最西端的京西宾馆迎来一群特别的上海客人,缪鸿兴便是其中一员,身为“秦山一期核电”副总设计师的他,从那一天起,与中国自行设计的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命运,牢牢绑定在一起。那一年3月31日的下午,缪鸿兴和他的同伴们,带着关乎开创中国核电建设先河的压水堆设计模型,叩开了人民大会堂新疆厅的大门。
最早释放宏观信号的是顶层中央。1956年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说:“原子能给人类提供了无比强大的动力泉源,给科学的各个部门开辟了革新的远大前途。”这是可考证的、国家最早明确为原子能发展“背书”的定调之一。
市场的供需反应适时而来。上海和华东地区电力短缺的问题,激起了国内首座核电站的建设欲求。1970年2月春节前夕,周恩来指示:从长远来看,华东地区缺煤少油,要解决华东地区用电的问题,需要搞核电,同意上海市研发核电站。
历经多年酝酿,一项重大的历史决策得以催生落地,那便是按照中央的要求,研究原子能发电。1974年3月31日,周恩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专委会上亲自审查批准了《上海“七二八”核电工程建设方案》及《“七二八”核电站设计任务书》,指出:“一定要以不污染国土、不危害人民为原则。”按照中央的意见,对这项工程来说,掌握核电技术的目的大于发电,它也为中国核电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央频繁释放的宏观信号吸引了专业人才的眼球。事实上,早在1967年初,缪鸿兴便闻悉上海有可能展开核电站建设的风声,他和研究室的伙伴们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主动请缨参加核电站一线日,为了响应周恩来当年关于在上海建设核电站的指示,上海市科技组成立上海市728工程处,包括缪鸿兴在内的多名专业人才,正式成为了“728人”。
1981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等五委一部《关于请示批准建设30万千瓦核电站的报告》。1982年6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核工业部正式上报《关于请示批准30万千瓦核电站厂址定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的报告》。同年11月,国家经委批复同意核电厂址定在浙江海盐县秦山。1982年12月30日,在第五届全国第五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建设秦山核电站的决定。
创业的热情过后,难题紧随而至。缪鸿兴认为,以当时的境况来说,中国搞核电站最大的困难是材料和设备制造。他当时负责控制仪器仪表和反应堆保护系统方面的总体设计和把关。1976年的某一天,他和同事发现秦山一期核电站的柴油机调速器出了问题。当时的要求是,柴油机必须在10秒钟之内从0转速升到满转速,否则它所驱动的安全注射系统就无法及时把水注入相应位置,进而影响整个反应堆的安全性。调速器是728工程处委托天津调速器厂加工的。728工程处马上派人赶到天津,按照对方的质保程序一步步检验。缪鸿兴和同伴派专人“盯”在厂里,从生产到质检严格把关,几乎每天都要和厂负责人做沟通,对样品验了又验,最终的成品不仅满足要求还有了提升,仅需7—8秒就可以达到满速。后来同事们聊天,一位老朋友告诉缪鸿兴:“老缪,当时我们都等着看你笑话了,没想到你真的把这东西搞出来了!”
挑战不止于此。1974年底调入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参与秦山核电厂土建设计工作的夏祖讽亦付出了艰辛努力。作为中国核电事业的“开荒”之作,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在当时的国内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夏祖讽和同事们只能从科技情报所的微缩胶片中了解技术资料,同时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制造厂进行大量的土建结构的相关试验。在一次预应力安全壳试验的时候,由于现场缺少卷扬机等大型机械,夏祖讽与参加试验的同事、工人们一起,硬是凭双手将数十米长的钢束在孔道中拉进拉出,最终完成所有试验。
那一年的3月31日,彭士禄、缪鸿兴、赵嘉瑞等一行人从前门进,他们从上海带来北京的核电站模型则是盖上一块布单独从后门进。这一行人到达时,整个会场已经坐满来自中央、部委及各相关单位的百余位人员。当看到周恩来、、叶剑英等中央时,缪鸿兴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他打开图纸,摊在地上,整个人半跪在地上,用手指着图纸做汇报。周恩来让服务员给其搬了一个板凳:“你们要比我活得长,会承担更多的任务。”
汇报过程中,周恩来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即核电站的安全和废料处理的问题。事实上,缪鸿兴所在的团队此前已做了三年相关的研究,但发现一些瓶颈受限于当时技术,实在难以突破,于是调转了方向。从1973年开始,他们针对新方向搞了一年的试验和技术验证,最终印证了它的可行性。谈及这段“插曲”,缪鸿兴很难受地向周恩来汇报表示,之前走了弯路,花了300万人民币。周恩来听了,摆摆手说:“300万花了就花了,就当做是教训费了。”
那场会开完,缪鸿兴等一行人满载而归:中央批准了其建设压水堆的方案,周恩来还同意给728工程处拨了8000万人民币用于后续科研建设工作。在当时,这是难以想象的金额。缪鸿兴说:“直到现在,我也忘不了那个困难年代里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核电站事业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
在中央提供的坚实后盾下,中国核电发展事业从此翻开了第一页。1991年12月15日0时15分,秦山核电站成功并网发电。那一刻,在主控室的欢呼沸腾中,中国结束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也是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重大突破,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 标签:中国最早的核电站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广东惠州:推进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建设 到2025年核电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
获悉,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惠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中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 2022-2028年中国电力安全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挺核党”VS“反核党”核电利弊面面观
- 德国一退再退!再退就没了
- 核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发电量占比将翻倍 机构:未来产业链发展值得长期关注(附概念
- 最安全的核电站!石岛湾高温气冷堆发电我国最先建成核电
- 详解中国首座核电站延长服役:“体魄”强健通过严苛安全审查
- 又一个世界第一!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转变
- 中国核电站有哪些 中国的核电站有几个
- 核电厂是如何发电的
- 除了发电核能还有这么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