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风电

杨伟民看"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要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夏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其中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未来新型城镇化的难点在哪?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近日接受采访时,阐述了他心中的“解题思路”。

离乡就业、异地求学……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劳动力流动频繁,城市人口数量和结构不再一成不变,当地“土著”与“新市民”共同生活。“这些新市民能不能够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特别是能不能享受到城市的公共租赁住房包括廉租房,这个非常重要。”

杨伟民认为,新市民能否真正融入城市,这其中首要解决的就是住房问题。常住外来人口、包括从农业转移进入城镇的人口与城市有户籍人口的住房存在差别。

从中央十九届五中全会,到2020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2021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特别强调租赁住房问题。

“租赁住房有两种,一种是市场化的,如长租公寓;还有一种是公共租赁住房,这里边还有保障性住房。”杨伟民认为,对于人口流入多、住房供应短缺、房价过高的城市,尤其是特大和超大城市,未来要解决外来人口住房问题应建立“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住房体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调整城镇建设用地年度指标分配依据,建立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和提供保障性住房规模挂钩机制。

杨伟民称,未来在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可能在商品住宅方面要建设更多共有产权住房,也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共有产权房。“像北京大兴启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建设共有产权住房,每平米价格只有2.9万元(人民币),现在已经开始预售了,这比周边的房子便宜很多。”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参与过多个五年规划起草的杨伟民说,与过去几个五年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专门增加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内容,在主要目标中也提了两个约束性的安全保障指标,分别关于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

他表示,中央专门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正是因为考虑到中国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2018年以来,有些国家对中国经济、贸易、科技等方面的遏制全面升级,所以中国要保障经济、金融、能源、粮食等各方面安全。

“这需要树立一种系统观念,我们既要发展,但如果守不住安全的底线,那么发展就没法进行下去了,这两者是要兼顾的。”杨伟民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