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华能、大唐等国企下个目标:GW级基地项目,破100GW已定!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水七沐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强势国家气候目标下,各行各业的领头企业可谓早已“磨刀霍霍”。其中“五大四小”电力央企及地方国企无疑是碳减排的“扛把子”。
2020年12月8日,电力“巨无霸”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宣布,国家电投将于2023年提前7年实现碳达峰,成为首家公布碳达峰时间的央企。随后大唐、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接连宣布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
而碳减排的一大利器则来自于提高清洁能源的装机及发电量比重。截至2019年底,五大发电集团中,清洁能源占比最高的为国家电投,其次是华电和大唐。
承接国家碳减排的雄心意志,“十四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的新能源装机目标再创新高。其中华能宣布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新增80GW以上,清洁能源占比达50%以上;国家能源集团未来5年的目标则是新增新能源70~80GW,光伏占比近四成,清洁能源占比50%以上;国家电投2021年新能源装机目标15GW,2025年清洁能源占比60%以上。
由此,2021年开年,发电集团新能源项目储备持续狂飙,且单个项目规模跃上GW级。
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跟踪统计,2021年至今,华能、国家电投、大唐、国家能源集团4大央企已签约22GW新能源项目,其中光伏规模11GW。
从上表也不难看出,光伏开发向大基地模式转变,规模飙至GW级,而包含风、光在内的综合能源基地规模更是高达10GW。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在央企及地方国企的“跑马圈地”中,GW级基地项目已成趋势。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2020年国家电投、三峡、华电、华能、大唐、国家能源集团、中广核、国家电网、京能、中国能建10家国企签约的GW级基地项目规模达78.77GW。其中国家电投以18GW领跑,中国能建、国家能源集团紧随其后。
在78.77GW的基地项目中,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占据主流。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力促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这一模式也将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主流模式。
此外,值得重视的是,不仅仅是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跃上GW级,GW级的光伏项目也逐渐攀升,如国家电投在新疆、河南、甘肃、江苏均签订了GW级光伏基地,华电在山西签下两个2GW的光伏基地,国家能源集团的GW级光伏基地落子内蒙古。
从地域来看,在2020至今的超100GW的新能源基地项目中,内蒙古以21.5GW的规模独占鳌头,叠加新疆、山西、云南、青海、贵州五省,规模占比八成,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西南地区。
这也与“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一脉相承。此前,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在公开会议上透露,推动新能源谋局发展,“十四五”将谋局基地示范工程行动计划,考虑在三北西南布局多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在各地推动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平价基地等。
作为下游电站开发的主力军,为提前抢占优质项目资源,国企与地方政府的联手合作成为主流趋势。2020年至今,国家电投、三峡、大唐、华能、中广核、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7家央企分别与多个省区市政府签约,其中内蒙古更是集结了国家电投、三峡、华能、中广核4家央企,全力加码新能源项目开发等工作。
而光伏项目开发,光伏民营仍具备设备供应及操作灵活性等优势,由此国企联手民企也构成业内一大亮点。
可以预见的是,在能源转型的核心诉求下,国企新能源项目开发呈现狂飙模式,而加注碳减排的国家目标,国企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猛进或许仅仅是开端。
- 标签:现任国家总理是谁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碳排放管理员、管廊运维员……这些新职业有了大舞台
新职业 大舞台(产经观察) 人社部日前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的第四…
- 一滴血让失散十八年亲人重新团聚
-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175987176例
- 破解"网瘾老人"难题须疏堵相济
- 乌东德水电站有多"牛"?数据带你看→
- 象行人走,象停人留 监测预警团队一路追踪、呵护
- 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实施对88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疫苗援助工作
- 把高铁隧道建在百米海底 抗水压防腐设计保证行车安全
- 1-5月全国吸收外资4810亿元 中国吸收外资"涨"势好
- 智能制造十个数学问题面向全国张榜求解
- 世卫组织警告:新冠病毒传播速度超过疫苗分发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