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风电

这份答卷上写着“人民至上”——抗疫先进人物群像

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道考试题,那么答案是什么?

世界各国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作答,而中国也书写了她的答卷。“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这20个字背后,是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乃至所有积极响应防控措施的中国人民共同绘就的抗疫画卷。

逆行是他的常态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主任杜斌此刻仍身在新疆。

2020年,他的飞行轨迹几乎就是中国的疫情变化图:1月18日,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中唯一一个重症医学专家前往武汉;黑龙江边境口岸地区疫情和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他始终在前线;随后他又赴云南昆明、山东青岛、新疆乌鲁木齐;11月1日,他重返新疆。

今年的除夕夜,他在武汉的医院度过。回首全年,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但是杜宾和他的家人早已习惯了。从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开始,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H7N9禽流感等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及传染病处置,杜斌几乎从未缺席。每两三年,这种长期奔忙的状态就会重复一次。

杜斌不喜欢被描述成一种传统意义上甘于奉献的苦情形象。因为对他来说,这一切是作为医生的本职工作,也是直面挑战的过程——这位国内重症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直到现在依然保持着对挑战的旺盛好奇心,他甚至一直渴望有机会做高致死率的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到达每个地方,杜斌第一要紧的事就是来到病人床边,了解病人的最新情况。为了一个没有基础病、正值壮年、境外务工归来的重症患者,杜斌曾应国家卫健委要求,专程赶往云南,会同其他几位医学专家,与当地的医生通力合作。这位患者日前已经健健康康地离开了医院,乘火车回到了老家。

也有人问杜斌,这么多专家集结,就为了这一个人,值得吗?杜斌觉得,如果将视角放在具体的某个人身上,这个人背后是整个家庭,如果治疗能让他恢复原本的生命质量,为什么不呢?

在武汉,杜斌经常要一天之内跑五六家医院,临床工作和与国内外同行的专业研讨是并行的,不吃不喝连续工作十个小时的事情时有发生。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的策划和建立,同济中法院区ICU的建设和运行,其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有一次,一位患者氧饱和度只有50%,急需抢救,杜斌在无法配齐三级防护设备的客观情况下紧急实施气管插管,挽救了患者的生病,也为年轻医生做出表率。

但是面对别人的赞誉,杜斌只是简短地说:“这事没什么高尚的,我会做,就应该先做。”

杜斌在抗疫一线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各方高度称赞,国家卫健委专门发来感谢信,称:他“把湖北人民当做自己的亲人和战友,切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过,在采访中,每次提到他个人在多地的抗疫经历,杜斌总是说:“我没什么辛苦的,(疫情发生地)当地的医生最辛苦,我只是去交流经验、想法的”。

从没想过学机械也能抗疫

“我从没想过学机械也能像白衣天使一样参与抗疫。”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吴科龙说。

平日里,吴科龙是工业自动化和非标项目的项目经理。疫情期间,吴科龙获得了一个新身份——口罩机事业部调试组组长。2月初,防疫物资生产跟不上消耗需求时,口罩机也成了稀缺品。吴科龙所在的国机集团紧急承担了研制生产口罩机的紧急任务,大家都以战时状态迅速投入工作。

当时吴科龙还在老家过年,收到通知后,他打车4小时第一时间赶回单位,一头扎进调试车间。他把自己的经验和储备全调动出来,到网上找资料,打电话问同行,通宵奋战3天,除了吃饭时顺道微微打半小时盹儿,其他时候全都扑在了调试工作上。

口罩机是一个小众行业,公司没有人接触过这个领域,原材配件也需要四处筹集。而且一般要以约三个月为周期计的样机研发工作,这次却只有十天。但是吴科龙和同事没有退缩。2月18日凌晨,他参与调试的首套平面口罩机终于顺利过关。

但是工作远远没有结束。由于人手紧张,吴科龙一个人在疫情下先后赴北京、安徽、山东、浙江、宁夏等地调试设备。两个月里,他调试了近90台套平面口罩机,平均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吃饭就在机器旁边。最崩溃的时候,十几个人围着他,每个人都是急事、要事。

为了能让人民群众戴上放心的口罩,10天研制首台套平面口罩机并完成压力测试,30天生产200台套,产品在70多家企业广泛应用......国机集团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任务。吴科龙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缓解口罩供需矛盾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这100多天的锤炼,这份“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任务”的责任感深深扎根在吴科龙心中。他说,自己将带着这份成长,走好将来的每一步。

青春是底色,专业是底气

战疫的特殊60天,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主治医师刘中砥来说,连呼吸都是奢侈而危险的。

这位出生于1990年的年轻医生,擅长处理突然到来的严重多发复合伤患者。但是,这次与以往不同,“敌人”就隐藏在一呼一吸之间。

2月7日下午,刘中砥随北京大学医学部第四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没有时间休整,刘中砥接受培训后,迅速赶往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他们将改造并整建制接管这里的重症病房。

17年前,他的父亲作为一名医生、一名老党员,也在抗击非典的一线。14岁的刘中砥仍然记得父亲回家自我隔离的情景。那件事就像一颗种子,让这个少年向往着穿上那身白大褂,在危难来临时主动挺身而出。

3月1日,刘中砥在前线度过了自己的30岁生日。那天,北大援鄂医疗队在前线举行了党员重温入党誓言的活动。“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刘中砥再次喊出这句誓言时,第一次真正体悟到这句话的含义。

有一次,一位患者突然出现昏迷,血氧降至70%,需要医护人员冒着极高的感染危险为他插管。刘中砥说,身边的战友无一人退缩,大家火速准备好器材、药物、无菌包,和麻醉师密切配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操作。“这些经历都让我有了更多责任感,同时明白,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在关键时为患者保驾护航。”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34名90后党员的回信时,刘中砥刚下夜班准备休息。他记得,总书记在信中说,他们“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经过这60天,他觉得,他们仿佛都在战疫一线“长大了”。虽然他们会在防护服上画上美少女战士和机器猫,但在危险中,他们总还是能保持最专业的态度,最乐观的笑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