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电力
小颗粒物污染暴露可能引起更高的心血管风险
空气颗粒物污染可导致多种不良健康效应,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于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等。相对于大尺寸颗粒物,超细颗粒物(本研究中特指颗粒物直径小于1?m,即PM1)可能更容易沉积于肺部和支气管等器官,进而导致更高的健康风险。目前仅有少量研究探讨超细颗粒物暴露和人群疾病风险,并且多局限于单一或者少数城市。 近年来,我国在部分城市陆续开展了PM1的监测工作。基于此部分数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董兆敏副研究员,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郭建平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周脉耕和殷鹏研究员,首次开展了全国尺度上的短期暴露PM1和不同死因慢性病(以下简称慢病)风险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2014-2017年间,我国PM1的年平均浓度为37 ± 32 μg/m3,分别比PM2.5(52 ± 43 μg/m3)和PM10(88 ± 66 μg/m3)浓度低29%和58%左右;并且呈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和逐年下降趋势。 随后, 研究者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城市每增加10 μg/m3的PM1、PM2.5和PM10的疾病风险,并随后对所有城市的结果进行荟萃分析。研究发现,每增加10 μg/m3PM1的短期暴露,人群非意外死亡的风险增加0.19% (95%置信区间:0.09?0.28%,图3),和PM2.5引起的0.18% (95%置信区间:0.08-0.27%)相当。对于不同死因的慢病风险,每增加10 μg/m3的PM1暴露的心血管死亡风险为0.29%,比相同PM2.5和PM10浓度下引起的心血管风险高21%和38%左右。同时,此研究表明每增加10μg PM1/m3的暴露,中风的死亡风险增加0.33%,显著高于每增加10 μg/m3的PM2.5和PM10暴露引起的中风风险。研究者还发现PM1导致的心血管和总非意外死亡风险在夏季明显高于冬季,这可能是因为夏季PM1浓度偏低,并且人群的户外暴露时间相对较长。同时,地域差异性表明单位浓度PM1引起的慢病风险在南方城市明显高于北方城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