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被老蒋称为“国之栋梁”的国军将领仅有三人,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将领多如牛毛,名将,尤其是在抗战中打出威望的名将,更是多,比如,薛岳、罗卓英、孙立人、王耀武、杜聿明等等,包括深得老蒋信任的胡宗南和汤恩伯等,这些人,老蒋都没有称他们为“国之栋梁”。
在千余名国军高级将领中,被老蒋称为“国之栋梁”的仅有三人,他们是谁呢?我们来看:
第一位,就是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张灵甫在抗战中虽然也有英雄表现,但他那时只是旅团级干部,地位太低,论战功,跟薛岳、罗卓英、孙立人、王耀武、杜聿明这些人比,差得远。
他为何被老蒋称为“国之栋梁”呢?就是在解放战争刚开始阶段,他在涟水战役中,击败了华野,孟良崮一战,他被包围后,依然向老蒋提出,自己坚守孟良崮,希望外围国军反包围华野部队,让老蒋非常感动,一冲动,就把他说成了“国之栋梁”。后来,张灵甫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战死。
第二位,是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黄百韬在孟良崮战役中,因救援张灵甫不力,被老蒋处分过,但在淮海战役中,他第七兵团坚守碾庄这个小地方,让华野伤亡6万之众,才最终被消灭。
他为何被老蒋称为“国之栋梁”呢?就是因为他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让人捎给老蒋一句话,大致意思是,生死早置之度外,与解放军决一死战。此话感动了老蒋,一冲动,就称之为“国之栋梁”。后来,黄百韬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战死。
第三位,是第12兵团副司令官胡琏。12兵团司令是黄维,这一点,确实让胡琏相当不爽,毕竟,胡琏在抗战中,打了著名的石牌要塞之战,论战功,比黄维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但老蒋却让黄维当一把手,让他当副职,这个心理落差,肯定是有的。
但当黄维兵团被解放包围在双堆集后,胡琏本来已经离开12兵团,可以不回去,但他还是坚持回到12兵团,与黄维并肩作战,这一举动,让老蒋非常感动,称他为“国之栋梁”。
胡琏后来虽然屡战屡败,但在防守金门时,打出了威望,并得到了“十个西北王,抵不上一个金门王”的口碑,之后便一直位居高位,1972年晋升为一级陆军上将,1977年病逝。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